夷陵要闻

【“玛瑙河”观察】念好“三字诀” 写好“水文章”

2024-06-11 09:42  编辑:夷陵融媒体

6月,夷陵区各大河湖进入主汛期。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玛瑙河流域汛期流量737m³/s,涉及周边16个村76000多亩农田。做好防汛抗旱和生态环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玛瑙河”观察》专栏今天请看第四期《念好”三字诀” 写好“水文章”》

念好“建”字诀 筑牢水安全

6月7日,记者在鸦鹊岭镇东山村看到,123米宽的玛瑙河河道中,已经建起了一座拦水坝。

“我们修这座拦水坝,主要能够起到防汛的作用。”玛瑙河鸦鹊岭污水处理厂及水产养殖尾水净化项目工地负责人段圣江介绍,该拦水坝采用混凝土鱼鳞造型,坝高1.8米,库区蓄水量8万立方米。

据介绍,由于历史上未经整体完整治理和保护,玛瑙河流域河道险段多、淤塞严重、泄洪能力差、岸线冲刷崩塌严重,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达标,直接威胁城乡度汛安全。以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为契机,提升玛瑙河防洪防汛能力势在必行。

今年,玛瑙河流域规划实施了3座拦水坝的建设任务,其中一座已建成,一座在建,一座尚在规划阶段。玛瑙河支流泉河水面上,正在施工的拦水坝工程,还包括清淤疏浚、植草护坡、河道整治等项目。

“除了防汛的功能,第二个作用就是生态作用。水坝建成后提供了水生动物的生存场所,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种植的水生植物对水体有净化作用,可以美化环境。”段圣江介绍。

此外,这些拦水坝还兼具灌溉功效。“水坝建成后可以促进1500亩农田的灌溉,当旱情来临时可以立即抽水,对需水农田进行灌溉。”段圣江说。

念好“管”字诀 守护水环境

距玛瑙河100米处,日处理污水15000方的鸦鹊岭污水处理厂运转不息。该污水处理厂于2015年投入使用,集中收集处理全镇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成为玛瑙河畔的“生态守门员”。

“我们污水处理厂采用AAO处理工艺+尾水深度处理,将原来的Ⅰ级A排放标准提升到地表水Ⅲ类排放到河里。”鸦鹊岭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王松介绍。

鸦鹊岭镇是夷陵区经济重镇,玛瑙河沿线有工业企业162家、农村合作社184家,涉及种植、畜牧、建材等多个行业。生产性排污如何管,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环节。

“我们企业每年都会投入近800万元进行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厌氧系统改造就达300万元,从生产前端开始直到产品终端,实行全程、全时、全效的排污在线监测,经处理后可实现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湖北城东再生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陈会洋表示。

鸦鹊岭镇河长制办公室主任陈永军告诉记者,全镇以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为基础,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环保监管措施。“我们常态化进行水质监测,对不达标的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环保事项实行‘一票否决制’。”

念好“治”字诀 擦亮水名片

每个星期,熊益新都会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沿着玛瑙河捡垃圾。

“我做这些都是自愿的,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熊益新笑道。

熊益新是玛瑙河泉河段的河道保洁员,负责1500米河流及岸线的环境保洁。他是土生土长的东山村村民,是玛瑙河由污染到治理的见证者。

“过去我们家家户户都养猪,我家里就养了十几头,猪粪没有地方排,都往河里流。往河边一走臭气熏天,不好受。”熊益新告诉记者,三年之前,他家也喂了十几头猪,养猪是家庭最主要的收入。

治理玛瑙河,产业转型是关键。近年来,玛瑙河流域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和特色农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彻底走出了散乱污的养猪环保困局。

短短三年,玛瑙河环境得到根本治理,这得益于精准施治、源头控制。“我们采取新建异位发酵床、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措施对102家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实现畜禽养殖处理及再利用,避免养殖废弃物直排入河,实现污染的源头控制。”鸦鹊岭镇农村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文成告诉记者。

此外,玛瑙河还施行生态技术护坡工程,护岸两边栽植芦苇、睡莲、水生美人蕉等,和天然卵石相结合,为河岸留出充分的“呼吸”空间,不断增强水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从政府到群众,从困局到转型,从水上到岸上,玛瑙河不断织密“善治之网”。“流域综合治理,就是要动员各方力量,因地制宜探索各种方式,实现共治共享、长治长效。”鸦鹊岭镇河长制办公室主任陈永军说。

(记者:刘望舒、王雪娇、邹金浩 通讯员:赵飞、刘宇晨 责编:谈金临  一审:望莹、朱家梅 二审:毛蔚 三审: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