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经发控股集团测量队利用创新性技术应用在夷陵城区进行雨污水管网探测排查。
在探测现场,一台造型酷似迷你坦克的黑色机器人带着金属探棒正缓缓钻入雨污管网中。随着工作人员在智能平板上的操作,这个安装了摄像头、照明灯和“定位仪”的“地下侦探”开始给雨污管网做全面体检。
“继续前进,摄像头再转一下......”随着机器人在管网中行进,摄像头配合照明灯不断转动,管网内部的情况也实时显示在智能平板上。看着平板上实时传回的画面,几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仔细查看管网内部。当发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便拿起金属管线探测仪,确定机器人的平面位置及管道埋深,记录下数据以便后续维修。
“管道机器人主要用于在管道内巡检和检测,可以拍摄视频和照片,但无法精准定位,而当我们加上金属探棒之后,金属探棒会发射一个指定频率的信号,通过金属管线探测仪就能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经发建工集团宜昌华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测量队负责人杨兴奎介绍,机器人有了准确定位和数据后,将为后续污水管网的修复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参数。
今年4月初,该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管道机器人上加装了特定频率的金属辅助探棒。通过牵引电缆连接智能平板,改装后的管道机器人可以实现灵活控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金属管网探测仪高效地探测出地下管网的平面位置和管道埋深。
“以往探测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安全性较差,新技术运用之后,原本几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半天就可以完成,而且数据更加精准。”杨兴奎说道。
据了解,该团队将两种独立使用的设备结合在一起,创新应用场景,为地下管网的探测排查工作开辟了新路径,原需3个工作日的排查作业任务,现仅用半日即告完成,数据处理和影像拍摄也实现了即采即用。
(记者:邱承娇 通讯员:卢玥辰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