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省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相关部署,按照《中共宜昌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干部素质提升年”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夷陵区“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项目清单》通知要求,区融媒体中心特在全区开展“找准象限 突破极限——2025我们这样干丨夷陵区‘支点建设’书记(局长)访谈”,全面展现各乡镇(街道、试验区)、区直重点单位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的视野格局和大干快上的效率作风,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扛牢责任、奋勇争先。本期推出《勇当“支点建设”排头兵 打造“产城人共融”新标杆——龙泉镇以主城标准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龙泉如何在“支点建设”“三个重要”新使命、“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三个进一步”新任务中找准定位?
夷陵区委常委、龙泉镇党委书记秦玉龙:2025年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整体提升年,更是龙泉镇开启历史性跨越的里程碑之年。龙泉镇将紧紧围绕湖北省“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借“高铁时代”的东风,坚决贯彻区委赋予龙泉的“主城标准,引领示范”使命,锚定“宜昌主城融合标杆、产城人共融典范”的战略坐标,紧扣“动力新城 活力龙泉”的总体目标,肩负“夷陵长子”重任,确保在“支点建设”中勇挑重担,在“奋勇争先”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记者:围绕省委、市委、区委的安排部署,龙泉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有哪些具体发展举措,推动本乡镇在各项工作中奋勇争先?
秦玉龙:我们将紧握“区镇一体”的战略指南针,以全力保障高铁北站年内通车为起笔,加速资源要素聚变、推动产城人共融新图景,让龙泉发展的脉动与宜昌主城同频共振。
一是坚持对标融城,优化空间形态。坚持主城标准,全力对接宜昌主城“北拓”,优化“三点七线一片区”人居环境,扮靓宜昌“迎宾门户”。对接城区路网,推进小鸦路市政化改造、东方大道延伸段、昌磷路二期等项目,加快与仓屋榜片区紧密联动、与伍家岗新中心一体贯通,融入“20分钟生活圈”。加速高铁新城片区各类业态招引落地,全力保障金亚生态住宅、北附实验学校、北大附属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塑造“高铁新城综合服务体”。
二是坚持赋能强产,锻造链式集群。深耕“大健康+新能源”产业链,化“双链驱动”产业优势为发展胜势。加快稻花香万吨馫香型白酒智能化酿造基地项目后续建设并梯次全面投产,加速冲刺“双百亿”白酒主业;支持楚能新能源冲刺百亿产值,启动龙泉新能源配套产业园建设,建设锂电池全产业链。持续谋划推进重点项目,确保全年新签约过会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新开工过会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
三是坚持提质兴镇,雕琢品质新城。焕新集镇功能,推进葛武南北路提标、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小吃街、商业圈等便民业态。推进市政设施美化提档,完善葛武南北路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建口袋公园及节点绿化。加快安置房建设和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完善文化、休闲、运动设施,不断聚人气、育商机、添活力。
四是坚持塑型美村,绘就诗画田园。深化农旅融合,沿宋百路布局数智种业走廊与柏临宿集,探索八村联建,成立“环百农旅融合经济带”产业党委,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共促集体经济繁荣,联动百里荒创建国家级度假区。创新环境治理,推广“自建自管”模式,推进美丽村湾与环道建设,促进产业与环境共生。严守生态底线,强化小流域治理,保护耕地,推广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记者:龙泉将如何以能力作风建设保障落实新定位、新要求?
秦玉龙: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决策部署,锻造一支“全心为人民、勤奋干事业、严于律自身”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新定位、新要求落地生根。
一是镇村联动一体化。以“镇村一体化”带动16个联村工作组常态化下沉一线,实现镇村队伍一体、工作任务一体、评价激励一体,持续深化服务群众实践,让干部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长才干。
二是提能练兵在一线。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开设“与高铁赛跑 同发展竞速”干部素质提升班,实行“双导师+班委+小组”机制,通过“新城规划”“城镇更新”等六大学习活动及“六个一”培养任务,在一线实践中锤炼干部攻坚破难的硬本领。
三是纪律监督全方位。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立体网络,以严管厚爱护航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来源:夷陵区融媒体中心 龙泉镇人民政府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