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围绕湖北省“支点建设”及宜昌“三个重要”新定位,分乡镇如何明确自身的目标定位?
分乡镇党委书记刘勇:分乡镇将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继续围绕区委对分乡提出的“生态净土 农旅分乡”的发展定位,锚定农文旅深度融合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打造全域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一是净化宜昌水源地。分乡作为宜昌百万人口饮用水源地,守护源头活水是我们的政治任务。坚决守住山头、管住斧头、护住源头,守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底线,强化黄柏河流域东支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坚决扛牢宜昌百万人口饮用水源地政治责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走农旅分乡发展路线不动摇,为宜昌打造三峡坝区战略安全保障区筑牢生态屏障,确保一渠清水永续东流。
二是扮靓城市后花园。以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为基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百里荒“两区”创建、将军山做优做强,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节点。擦亮南垭花田、大王岩登山赛、百里荒高山音乐会等乡村特色旅游名片。深化南岔湾石屋等精品民宿集群与生态资源联动开发,探索微度假、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打造宜保线田园度假、普百线山居康养文旅品牌,努力成为城郊多元融合康养新地标。
三是装满游客后备箱。坚决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打造精品粮油示范带,整合脆柿、羊肚菌等特色资源,丰富、培优小水果种类与品质,把一袋贡米、一条鲟鱼、一篮瓜果、一壶好油装进游客的后备箱,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为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分乡力量。
记者:为实现奋勇争先,分乡镇将如何发挥优势、落实具体举措?
刘勇:分乡镇作为环百里荒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核心节点,将立足“农旅融合”发展主线,深挖资源优势,以农业现代化、产业规模化、企业龙头化为突破口,打造分乡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一是农业抓特色。立足半高山气候与优质水域资源禀赋,聚力打造“小而精”特色农业,重点发展粮油生产、羊肚菌种植、小水果采摘与鲟鱼养殖,培育樱桃、脆柿、葡萄、乳橘等特色果品,打造“四季有特产、山野满飘香”的城郊菜园、果园。
二是产业抓转型。整合零散土地资源,打造万亩精品粮油示范带和千亩特色种植基地。依托环百里荒旅游环线,布局观光园、采摘体验农场、花田里的咖啡厅等农旅融合项目,延伸采摘加工、研学体验链条,推动“农田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展现城郊休闲农业新风貌。
三是企业抓龙头。重点培育绿耀、正禾等本土农业企业,运营好“棠垭大米”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将军山等文旅企业主体积极参与民宿集群、康养度假等项目开发、建设,以品牌化运营带动全域产业链增值。
记者:如何以能力作风建设保障目标落实?
刘勇:分乡镇将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这条主线,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强化目标落实保障体系。
一是把牢抓落实的方向。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与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守牢反腐成果,抓好干部纪律作风,进一步树牢党员干部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激发全体党员干部昂扬斗志,促使全体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支点建设上来。
二是锤炼抓落实的本领。依托“枫香学堂”载体,针对农旅融合、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补足干部专业素养短板,锤炼干部能力。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以“三访三化”活动为契机,推动党员干部在一线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出成绩。
三是健全抓落实的机制。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深化“群众讲 干部听”活动,将群众诉求转化为行动清单,以务实作风为民办实事。对标江都区郭村镇,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推动干部能力作风与分乡战略目标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保障。
(来源:分乡镇人民政府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谭羽利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