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宜昌楚能:2000余名工人坚守一线书写新能源产业“奋斗答卷”

2025-05-01 08:23  编辑:夷陵融媒体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五一”假期的悠闲时光时,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00余名工人放弃休假,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用坚守诠释责任,以奉献书写担当,共同奏响着一曲“劳动最光荣”的奋进之歌。

一次注液车间:毫厘之间见匠心,指尖轻触“生命线”

凌晨5点,一工厂一次注液技师熊杰已换好工装,走进车间。作为锂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注液工序对精度要求极高——电芯内电解液的注入量误差必须控制在±0.01克以内。熊杰手持激光检测仪,在流水线旁逐一扫描电芯,屏幕上的数据如心脏般跳动,他的眼神却始终如炬。“注液量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偏离±0.01克的误差都可能让电芯‘短命’。”他边说边调整设备参数,指尖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将注液速度优化至每小时4000-5000个,这一速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20%,生产线效率再创新高。

虽然车间温度常年维持在25℃,但这位来自重庆的小伙儿后背依然被汗水浸透。他透露,为赶制客户的一笔笔电池订单,车间实行“二班倒”模式,24小时不停机。“客户要求5月中旬交付,我们得和时间赛跑!”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又钻进设备群中逐一排查。

化成车间:技术攻坚保质量,“高压锅”里炼真金

二工厂化成车间内,化成经理刘刚正盯着监控屏幕,眉头紧锁。化成工序堪称锂电池的“生死关”,这阶段的电池需在55℃高温、高压环境下充放电循环72小时,模拟其全生命周期性能。刘刚拿起一块刚完成化成测试的电芯,轻轻敲击外壳,发出清脆的“咚咚”声。“这是健康的‘心跳’。”他解释,公司新推出的5年零衰减long π314Ah储能电芯,循环寿命从12000次跃升至15000次,但化成难度也成倍增加。“每个电芯都是‘高压锅’,温度、电压稍有偏差就可能报废。”他边说边翻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参数调整日志。

公司在二季度迎来交付高峰期,他说:“客户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零缺陷’。”而这位来自湖南的小伙已经连续7天驻厂,也是连续两年“五一”假期都坚守岗位了。“家里老人总说‘你守着电池,我们守着你’,这话听着心酸,但也踏实。咱这行,守的是质量,更是责任!等忙完这阵,我接爸妈和老婆孩子来宜昌看三峡大坝,让他们也看看自己奋斗的地方!”说话间刘刚又跑去看电池的出货情况,不敢有一丝马虎。

包膜分选车间:毫秒级分选显神通,火眼金睛辨瑕疵

四工厂包膜分选车间内,AI视觉检测设备的蓝光扫过流水线,季占龙紧盯着人工复检台。作为包膜分选主管,他负责注液、化成后的电芯进行外观检测和分选,精度要求达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这套设备每秒能扫描20个电芯,但人工复检仍是关键。”他拿起一个电芯,侧边一道0.02毫米的划痕在强光下若隐若现。“机器可能漏检,但人眼会给予双重保障。”他边说边拿起电池,对着灯光旋转观察,指甲在划痕处轻轻划过,确认是运输磕碰痕迹而非内部缺陷。

“节后四工厂就要开始正式投料生产了,五一期间我们必须攻克每道技术难关,扫清一切障碍,为四厂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季占龙说。

宜昌楚能:产能跨越式增长、出货量创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楚能新能源频频入围国内“五大六小”及新华发电等大型央企新一轮储能电芯或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总容量超过35GWh,订单不断。

据宜昌楚能总经理肖礼理介绍:“公司全年生产计划已经排满。宜昌基地产能较去年同期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4月出货量创历史新高。”目前,宜昌基地1号、2号车间、集装箱车间和PACK车间满负荷运转,2号车间日产314Ah电芯超5万支。

致敬劳动者:平凡岗位铸就不凡

在宜昌楚能,像熊杰、刘刚、季占龙这样的劳动者还有很多。叉车工方攀连续两年“五一”坚守岗位;设备部经理杨庆、徐峰为保证产线正常设备运转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不舍昼夜工作;行政人员尤文倩主动请缨支援产线,从办公室“白领”变身流水线“女汉子”……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熊杰望着车间内闪烁的指示灯说。在生产工人身后,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将一块块电芯变成“绿色能源”的种子,撒向广阔的天地。而车间外,初升的朝阳正为楚能宜昌基地镀上一层金边,仿佛在为这群“追光者”加冕......

(记者:金晓燕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