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青龙村产业书记刘国:果香满园富乡村 采摘经济结硕果

2025-08-08 14:38  编辑:夷陵融媒体

“这黄桃又大又甜,摘着过瘾,带着孩子来体验太值了!”8月7日,夷陵区青龙村的盛牧四季果园里热闹非凡,来自城区的游客朱双燕一边品尝刚摘下的黄桃,一边对果园赞不绝口。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正是青龙村产业书记刘国带领村民种下的“致富林”。

2016年8月,看中小水果采摘发展前景的刘国,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农业发展。经过实地调研,他发现青龙村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水果种植,而周边城市居民对乡村采摘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靠山吃山,咱得把土地的潜力挖出来。”刘国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打造一片“宝藏果园”。

说干就干。刘国先是组织团队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了草莓、火龙果、无花果等适合当地生长且市场受欢迎的水果品种。为解决技术难题,他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到村指导,从幼苗培育到果实采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种植队伍,连片的果园很快在村里扎下了根。

2023年,刘国担任产业书记。他意识到,要想实现果园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明晰发展理念,技术设备更是不能马虎。于是,他提出了“4+X”产业布局,即以葡萄、草莓、火龙果、爱媛28柑橘四大可基本覆盖全年的“王牌”产品为主,用众多“X”水果补足空档,保证全年水果不断档,增强游客的采摘体验。

“在产品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选择有特色的、附加值高的新品种来不断地进行迭代,占据采摘市场前沿,实现差异化竞争。”在技术上,刘国率先在村里建大棚、建小气象站、配备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等,总共投入近300万元。“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我们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水果的成活率也大大提升。”

除了“大果园”,村子里还有许多“小果园”。小型果园无法实现技术设备全覆盖,刘国就一家一家普及农业安全生产知识,村民们笑称“种植有难题,就找刘书记!”

“今年,我们主要种草莓、无花果和西瓜,大概有30亩地。每年靠种植小水果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刘书记在选种、技术、销路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有书记帮忙,我们也安心!”村民付乾弟笑着说道。

如今,青龙村700亩果园迎来了丰收季。走进果园,火红的火龙果挂满枝头,金黄的黄桃压弯树梢,饱满的无花果散发着清香,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采摘。采摘产业不仅让水果卖出了好价钱,还带动了村里农家乐、土特产销售,形成了“一果带多业”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计划再引进几个新品种,完善园区的观光步道和休息设施,通过‘采摘+研学’‘采摘+民宿’,让青龙村的果香飘得更远,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望着满园硕果,刘国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青龙村依托高铁北站建设机遇,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现有农家乐11家,特色小水果30多个品种,面积达到了700多亩。带动100多人就业,为村民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龙泉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别庆义也是满脸的自豪。

(记者:杨菲 魏妤婕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