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来到的第一个点是夷陵三巷,这里共有商户236家。2023年,夷陵区正式启动了夷陵三巷片区环境改造工程,如今,三巷片区面貌已焕然一新。”8月7日,夷陵区市场监管局举办优化营商环境“开放日”暨政企恳谈会,邀请35名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夷陵三巷、萧品记4D厨房及该局智慧监管中心实地参观。
作为全区环境整治的标杆,夷陵三巷的“巷人治巷”自主管理模式颇具特色——以党建为引领,靠商户齐自治,让市场秩序愈发井然,经营活力持续涌动。漫步巷中,早勤包子铺的老味道沉淀着岁月底蕴,重庆云阳黄牛肉的鲜香见证着外来客商扎根夷陵的成长,党建阵地的鲜明色彩则勾勒出党员带头治理的崭新名片。这片历经改造的区域,围绕着“党建引领 巷人治巷”主线,践行着“我是党员(委员)我亮相、我是党员(委员)我倡议、我是党员(委员)我带头、我是党员(委员)我帮你、我是示范(样板)我光荣、我们一起来落实”的行动纲领,切实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市场秩序的管理效能,让经营更规范、行为更文明、竞争更活跃、服务更主动,谱写出城市烟火和文明共生的新篇章。
“今天的参观让人深切感受到,夷陵区市场监管局能把管理者的强度转变为服务者的温度,让我们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最美颜值。走进三巷,现代气息与人间烟火的交融扑面而来,格外动人。”宜昌博睿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中贵参观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事实上,将“两新”元素融入市场秩序管理,以党建引领三巷自治只是夷陵区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一个缩影。在保障民生福祉、提升监管效能方面,他们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在萧品记4D厨房内,锃亮的碗筷、锅炉,严格明晰的管理守则以及配备齐全的清洁房、消毒房等,都把顾客的食品安全和味觉体验放在首位,让“舌尖上的安全”有了坚实保障。
而科技赋能,则为监管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市场监管局的智慧监管中心更是科技感满满,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实时传输的画面,勾勒出科技赋能监管的新图景。鼠标轻点,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一目了然,“无事不扰,有事预警”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精度,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筑牢“数字防线”,让企业在更规范、更高效的环境中安心发展。
近年来,夷陵区市场监管局深耕营商环境实践,用硬核数据勾勒出亮眼实绩,高频登记事项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6亿元、兑现政策贴息420余万元;赋能40余家企业实现质量提升,累计降本减负超900万元;对符合“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的92家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经营主体量质并进,企业占比稳步提升,市场准入营商环境评价稳居全省前列。
这些跃动的数字,最终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宜昌市禹墨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柳伟深有体会:“从营业执照办理到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专利申报,市场监管局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流程的简化、专业的指导,有效弥补了我们在专业知识和人力上的短板。”日益优化的环境,让他对服务消费者、助力夷陵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现场观摩后举行的政企恳谈会,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会上,夷陵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金江阐述了该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初心与使命担当。紧接着,6名青年骨干围绕“党建引领、服务惠企、消费维权、安全守护、改革创新、队伍建设”6大核心内容进行了现场汇报,借助鲜活案例与翔实数据,充分展现了该局近年来的务实举措与显著成果。在政企互动环节,营商环境观察员对该局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体验提出了建议。活动现场书面征集了营商环境意见。宜昌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钟建充分肯定了“开放日”活动的创新形式,让参会人员真实感受到了夷陵区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成效,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面对未来,夷陵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莉娥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对标经营主体需求、人民群众期盼,推出更多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举措,全力打造‘企业点赞、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营商环境新标杆。”
(记者:薛丹 通讯员:董娈捷 责编:陈铭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