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夷陵区人社局紧扣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素养核心目标,聚焦12345经办、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以机制创新和实战练兵为抓手,深耕23℃人社服务品牌,不断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笔赔偿款能这么快到位,多亏了你们的调解帮助。”8月4日,在夷陵区人社局工伤认定调解现场,市民秦某向帮助自己的工作人员诚挚道谢。
2025年4月,就职于夷陵区某家具公司的秦某,在工作期间受伤,由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赔偿问题一度陷入僵局。夷陵区人社局工伤股受理该案件后,迅速启动工伤认定前调解机制,主动搭建协商平台,通过多次沟通协调厘清双方诉求。8月4日,工伤股组织双方开展现场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最终用人单位现场向秦某支付工伤赔偿款91000元。
工伤认定链条长、环节多、争议多发。区人社局树立“以人为本”全链条服务理念,制定《涉工伤事项协同工作机制》《疑难案件联合会商制度》,大胆推行工伤认定前置调解工作,通过工伤认定前置调解、工伤参保联动、工伤待遇申报内部协同等举措,实现工伤认定、劳动仲裁、工伤待遇支付无缝衔接。通过高频次联动,干部熟练掌握信息共享、政策衔接、方案共商、合力调解等技巧,协同联动能力有效提升。今年1月至7月共办理工伤认定调解案件68件,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38.5%,大幅减轻了群众和企业的诉累。
能力在一线锤炼,问题在一线解决。面对农民工欠薪维权困境,区人社局以内外联动、一线攻坚为抓手,着力提升干部遇事能上、服务群众的能力。
2024年11月,王某等9名农民工来到夷陵区人社局投诉,反映他们在夷陵区某项目务工,却遭遇工资拖欠。得知这一情况后,区劳动监察局迅速启动调查程序,组织专人对该项目用工情况、工资发放记录等展开全面核查。在确认是包工头覃某领取劳务款项却未全额支付给工人后,责令其限期兑付工资,但覃某逾期仍未支付,故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经公安机关反复对覃某进行法治教育,告知恶意欠薪这一违法行为后果,覃某迅速筹措资金,通过人社、公安部门的联动处置,覃某于2025年1月24日现场兑付9名劳动者工资5.34万元。
除了依靠“铁腕”手段清欠薪,区人社局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通过与行业主管部门一道深入工地一线“解剖麻雀”,深挖工资支付六项制度执行、工程款拨付等源头性问题,干部的调查取证、依法处置、风险研判、协同作战等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在企业一线开设“流动仲裁庭”“人社大讲堂”等,干部在直面群众诉求、化解尖锐矛盾、促成现场调裁的实战中,不断淬炼就地审理、现场调解、快速处置的群众工作能力。今年1月至7月共查处欠薪案件272起,为213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964.36万元;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79件,立案结案128件,结案率94.5%。
新征程、新任务,区人社局将乘势承压再奋进,持续打造政策通、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汪婧 通讯员:徐静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