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干部素质提升年】龙泉镇青年干部“一线淬火”赋能支点建设

2025-08-14 17:42  编辑:夷陵融媒体

面对宜昌北站通车倒计时的重大机遇,龙泉镇聚焦“干成事”,创新推出“一线攻坚、揭榜挂帅、群众评议”三大机制,将干部推向项目征迁、协调服务的最前沿。一场以“高铁速度”锤炼“攻坚能力”的实战练兵,正在火热进行。

“我没有疑问!”“您再仔细把征迁协议看一下,看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的……”8月13日,龙泉镇派驻宜昌楚能片区开发服务专班青年干部韦少杰正耐心细致地与村民核对征迁协议细节。随着宜昌北站通车日益临近,龙泉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繁重的征迁安置、项目协调等“硬骨头”。

连日来,为服务宜昌高铁北站产业园(新能源片区)发展,做好土地要素保障,韦少杰跟着专班组长走村入户、钻研政策、学习图纸,和群众沟通交流,帮忙清算征迁款。“学会用方言讲政策、坐板凳算细账,老百姓才认你这份真心。”他晒得黝黑的脸上带着笑。

如何让干部在这场“大考”中壮筋骨、长才干?龙泉镇党委将“干部素质提升年”的主战场设在火热的项目一线,让青年干部到信访维稳、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为民为企服务“六个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确保理论教学和一线实战有效衔接,推动干部在实战中补弱项、强短板、壮筋骨、长才干。

针对重大项目落地、重点工作落实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龙泉镇着力提升干部“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能力,打通工作落地“最后一公里”。日前,龙泉镇综合执法中心教导员宋传宗带领青年干部曾辉再次和施工方对接相关事宜。

今年初,宜昌北站施工现场因道路问题和附近居民有一些小矛盾,导致车站附近一条施工道路无法正常通行,宋传宗和曾辉等帮带干部迅速赶到现场紧急协调,确保了道路顺利通行。“宋教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我们双方进行了协调,对我们整个的施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中铁建工集团宜昌北站项目部生产经理王金栋激动地说道。

为确保“实战练兵”真出实效,龙泉镇推行“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双导师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传帮带。“带年轻干部到现场解决问题,成长是最快的,实实在在地能够掌握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不仅学到了一些额外的专业知识,还拓宽了工作领域,提升了工作实效。”宋传宗说道。

龙泉镇还建立了“动态跟踪+多维考核”机制,导师根据干部表现动态调整培养计划;青年干部全程跟踪项目,实时解决问题;考核则紧盯项目完成度、群众满意度和创新举措,确保评价客观全面。

这套组合拳般的培养机制,让青年干部在实战中淬火成钢。“怎么跟老百姓沟通,怎么协调双方矛盾,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跟哪个部门联系,这些工作经验积累,包括学习到的施工知识,为我以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龙泉镇综合执法中心青年干部曾辉表示。

今年以来,青年干部全过程参与宜昌北站配套工程、楚能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全过程。从研读图纸、宣讲政策到化解矛盾,“全周期”实战锤炼政策运用与协调能力,累计保障8个民生项目落地。如今,青年干部政策运用、应急处突等核心能力实现从“纸上谈兵”到“一线实操”的跨越,“拼抢实”作风蔚然成风。年轻干部深度参与,破解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难题53个,有力保障宜昌北站建设等重点任务实施。

脚底沾泥,心里才有底。当高铁呼啸穿过这片土地,这群“懂乡音、解乡愁、兴乡业”的年轻脊梁将逐步成为“懂项目、善征迁、能协调、会服务”的尖兵队伍,他们正以淬火成锋的锐气,为龙泉“高铁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汪鹏 杨帆 通讯员:杨一竹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