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夷陵区分乡镇天马村,远处风电飞转、云海茫茫,近处山气氤氲,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水草丰美,清脆的铃铛声回荡在山间,成群的牛羊在山坡草地悠然嚼食着青草,这个边远的高山小村正依托高山牛羊养殖,探索一条致富新路。
9月2日,天马村三组的养牛户王明清走过一条险峻的林间小道,步入中洲山片区的一片深山林地,远处阵阵铜铃声隐约可闻。不一会儿,他赶着自家的十几头黄牛出现在记者眼前,大牛膘肥体壮,小牛憨态可掬。
王明清介绍,自己养的牛多是本地优良品种——夷陵黄牛,多年前从山上的宜昌百里荒牧业有限公司引进,这种牛力气大、骨骼细,生长速度快,平均每年能长四百多斤,且肉质细腻坚挺、脂肪沉积丰富、香味醇厚浓郁,近些年广受市场青睐。
王明清一边看着牛儿悠闲吃草,一边算起了养牛的“经济账”:“我现在一共养了三十八头牛,一头牛养三四年能出栏,每年固定能出栏六七头牛,能产出牛肉两千多斤,一年有个五六万块钱的收入。”
天马村位于分乡镇北部山区,属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村,山峦起伏、林地广袤、植被茂盛,为牛羊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百里荒景区位于天马村东南方向,多年前景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并成立了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了天马村发展牛羊养殖的“领路人”。
宜昌百里荒牧业有限公司中洲山种羊基地负责人陈能桥介绍,初期许多村民有养殖牛羊意愿,碍于缺少启动资金。合作社便成立“羊银行”“牛银行”,为村民发放种牛种羊,免费发放草籽、兽药,提供养殖技术培训。
天马村二组村民谭宏波便是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出来的“优秀学员”。2013年,漂泊在外的他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开始学习养殖宜昌白山羊,合作社为他提供种羊,帮助其建羊舍,如今他已经成为本村知名的养羊大户。
“现在存栏的母羊有一百五十只,一年能卖六七十只羊,一年挣个十万块钱一点问题都没有!”谭宏波的语气中难掩自豪。
对村民养殖的牛羊,合作社提供保底价回收;村民制作的青贮饲料,合作社常年按市场价收购;并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条路径。
“我自家养了二十多只羊,每年有三四个月农闲的时候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年靠着卖羊卖饲料和打零工能赚个两万块钱。”天马村九组村民周顺平笑着说道。
如今天马村养牛村民有68户,存栏牛530头,户年均增收13000元;养羊村民有84户,存栏羊1126只,户年均增收8700元。
“下一步,我们村将以环百里荒‘两区’创建为抓手,依托现有资源发展牛羊产业,通过直播带货,积极探索山地牧场生态放养模式,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打造‘天马土货’品牌,推动‘养殖-加工-餐饮’全产业链发展。”天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建华表示。
(记者:汪婧 王雪娇 通讯员:田宜民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