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荣耀归来。”9月6日,一场特别的欢迎仪式在宜昌东站站台举行。
宜昌东站站台上,夷陵区政府副区长覃亮手捧鲜花与夷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早早在此静候。上午11点50分,当易兴的身影走出动车时,迎接队伍立即上前致以问候。“欢迎回家!您是我们全区人民的骄傲。”副区长覃亮紧紧握住易兴的双手。
作为特邀代表,易兴现场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全过程。“我被安排在抗战老兵方阵后方观礼区,前后左右都是功勋卓著的抗战老英雄们。”易兴难掩激动之情,“当阅兵开始时,全场自发起立鼓掌,许多老人颤巍巍地举手还礼,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看着军人们整齐划一的步伐、看着飞机从眼前飞过、看着新式装备从天安门前驶过,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
这份荣光源于易兴的外公李竹林烈士的英勇事迹。李竹林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七期学习,毕业后到南京、武汉黄埔分校任教官,继任国民革命军某师独立机枪连连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竹林率部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在战斗中他代替牺牲的营长指挥作战,被日军飞机扫射,断足二趾。伤愈后,又奉命调至云贵边境升任团职军官,继升任滇缅警备司令,授少将军衔。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兵站部少将参谋长,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在缅北某战役中,李将军胸部负重伤,以身殉国,时年37岁。2014年8月1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宜昌市人民政府下达了李竹林被批准为革命烈士的通知书。李竹林也因此成为宜昌历史上第一位被追认为烈士的宜昌籍国军将士。2015年8月24日,李竹林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作为夷陵区东湖初中的一名中学教师,易兴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表示,此次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将成为他教书育人的宝贵资源。“我要把阅兵式上震撼人心的场面、抗战老英雄们动人的身影,以及外公和无数先烈为国捐躯的事迹,真实而生动地讲给我的学生、同事、亲友和更多的人听。”他希望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民族精神的厚重。让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记者:熊伟 通讯员:张军 责编:张玉婷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