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夷陵“旱改水” “小田”并“大田” 增产又增收

2025-09-10 11:09  编辑:夷陵融媒体

秋风吹、稻谷黄。近日夷陵区龙泉镇罗家畈村通过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发展种植的水稻开始收割,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及村民忙碌的身影。

99日,记者来到龙泉镇罗家畈村“旱改水”项目基地金黄色的稻浪一望无际,一台收割机穿梭其间,将颗粒饱满的稻穗卷入仓内,收割、脱粒一气呵成,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任务,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当地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干旱缺水,坡地多平地少。

村民鲍泽全告诉记者,原来的旱田经常是这一块那一块,人工耕种起来费时费力,没有多少经济效益,随着村里人口减少、村民年龄逐渐偏大,田也“种不动”了,很多田都出现抛荒现象。

2023年,龙泉在罗家畈村启动实施“旱改水”项目建设,设计面积达100亩。

罗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春介绍,项目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沟渠灌溉、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工程建设,把“小田”改成“大田”,将“靠天吃饭”的旱田变成了有完善田间配套设施的高产良田,这样既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又利于土地集约化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如今,通过项目实施以后,小田变成了大田,水管架到了田里,相应的机耕路也修到了田里面,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激发了群众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去年,村民鲍泽全将100亩农田承包下来,试种水稻。眼下正是丰收的季节,鲍泽全请来机械收割,他说,一天就可以收割完,每亩大概可以产1000斤左右的稻谷。

此外,除了让农业增产以外,龙泉“旱改水”项目还能让农民增收,村民每年既有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就近就业。

 村民韩承新高兴地说道:“把地租出去了,一亩地每年有700元的租金。农忙时,我们又在这里打零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块,照顾了家,也挣了钱,心里踏实多了!”

良田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龙泉镇将以该项目为契机,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王雪娇 杨帆 通讯员:刘睿 王锶桐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