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沾满泥土的鞋履,一声声饱含关切的询问,一次次深入田间的交流……在夷陵区,人大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代表5号见”为契机,一场汇聚民智、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火热展开。
9月5日一大早,夷陵区分乡镇天马村村委会的活动室内就坐满了人,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召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村民们除了聊困难、提建议,更多是对人大代表建立农资一站式采购机制的感谢。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正值春耕时节,村民们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中,提出采购农资难、质量参差且价格多变的烦恼。区人大代表崔建华与镇人大代表立即行动,推动成立“天麻农资集采工作专班”,建立“农户点单-代表督办-合作社统采-供销社直供”的农资一站式采购机制。
人大代表们全程跟踪督办农资采购配送工作,截至目前已为千余农户配送复合肥、三宁牌尿素、玉米种子、农药、饲料等共计190余吨,与往年相比节省开支20余万元。
“现在各种农资从村里送到家,不仅省了路费,农资价格也实惠。就拿这瓶除草剂来讲,我出去买得花25块钱,现在村里送到家里来只花了17块钱。”天马村九组村民黄文艳深有感触。
农资成本降下来,农产品销售难又成了人大代表们关注的新焦点。今年7月底,崔建华开通个人抖音号,组织村干部到枝江等地学习直播经验,并与村干部一起直播带货,拓宽村民农副产品销路。
“我们帮农户线上销售鸡蛋、干豆角、干土豆片等10多种农副产品,一个星期至少直播三次,到目前已销售500多个订单,销售金额达3万余元。”细数着直播带货的成效,崔建华笑着说道,“下一步,我们还会丰富农资集采集购平台,培育更多的直播人才,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天马村,人大代表助力村民销售农产品的经验也正在整个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开花结果”。过去周边不少村民反映,自家高品质的高山蔬果“藏在深山人未识”。在宜昌市人大代表钟安荣、区人大代表覃金坤的推动下,宜昌百里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在百里荒康养小镇建成公益性农民集市,为村民和业主搭起交易桥梁。
正在摊位前挑选葡萄的百里荒康养小镇居民黄更生笑着说:“以前我都是从城里带菜上来,现在下楼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方便多了。”
“以前我要跑到宜昌市卖桃子,现在有了摊位,离家近,昨天桃子卖了近1600块钱。”分乡镇柏家坪村村民田延兵受益匪浅。
如今,农民集市日均人流量和摊位周转率保持在90%以上,累计帮助周边6个村62户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
“我们以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为抓手,帮助老百姓打造个性化农产品,助力环百里荒片区培育‘一村一品’,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促发展的桥梁纽带与示范引领作用。”夷陵区人大代表覃金坤说道。
从协调农资集采到助力农产品销售,从“送货上门”到“卖货上网”,“代表5号见”活动不仅真实响应民声,更落地了一件件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夷陵区共开展51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5号见”活动,收集群众143条建议与困难,落实解决118条,为群众解忧、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力量。
(记者:邱承娇 通讯员:赵衎 吴彩霞 责编:陈铭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