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提案,是政协履职的重要载体,是民意的集中体现,更是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委员们深入一线、察实情献良策,提案既接地气又有见地;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积极落实,推动提案成果与发展大局同频、与民生冷暖共振。今年我们继续聚焦提案背后的故事,记录思考、协商、推进的每一步。与您一同聆听提案落地之声,见证改变发生之力。今天请看第一期《“提”出好建言 “改”出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夷陵区政协委员坚持履职为民,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协商议政,建言献策,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曾经的“犄角旮旯”实现“面子”到“里子”的蜕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走进峡江社区紫荆花园小区,平整宽敞的柏油路、整齐的停车位映入眼帘,新加装的电梯让居民告别“爬楼时代”,开启“一键直达”新生活;休闲长廊里老人围坐闲谈,孩子追逐嬉戏,绿意中洋溢着欢声笑语。
“有了电梯上下楼很方便,出行很便捷,也增进了我们楼上楼下的团结。”居民段万军感叹道。
“现在小区增加了100多个车位,解决了我们停车难的问题。”一旁的居民屈定万补充说。
紫荆花园的蜕变,正是夷陵区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缩影。该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涉及居民330户、1150余人。历经岁月,墙皮剥落、管网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夷陵区,像这样建设年代久远的老旧小区总量庞大,涉及912栋、2.2万套,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区政协委员陈燕、温大智在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后,提交了“关于老旧小区高质量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提案立案交办后,区住建局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提案意见建议,结合全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进一步完善方案。“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以‘共建共享’为改造理念,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提升’原则,系统推进全区21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0个,即将完工30个,即将开工41个,总改造面积达23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2万户。”区项目中心城市更新股牵头负责人谭培炎介绍。
在望江社区二二小区,重点进行了雨污管网改造、破损路面修复、小区绿化补种和活动广场翻新。“我们改造了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空间,配备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及无动力健身器材,极大满足居民休闲活动需求。”谭培炎说。
在兴安社区地质九号院小区,通过拆除相邻3个小区围墙,整合院落,增加了公共空间,并配套实施了停车场改造、健身器材翻新、电动车棚改造、主路拓宽、排水管道增设等工程。
“以前晾衣服像牵蜘蛛网,现在有了公共晾晒区,太方便了。”居民郭江林对改造效果连连称赞。
如今,走在曾经的老旧小区,崭新面貌和居民笑脸随处可见,令提案委员倍感欣慰。“我对提案的办理很满意,所提的意见得到了实质性采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认真履职,深入调研,建言献策,让居民住得更舒心,让社区、让城市更有活力!”陈燕表示。
(记者:汪婧 杨菲 通讯员:汪昱婧 一审:卢薇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