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面包好好 乡味好好——返乡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2025-10-21 16:56  编辑:夷陵融媒体

“面包出炉啦!”10月20日,在龙泉镇香烟寺村,一家名为“好好小院”的新店正氤氲着治愈人心的暖意。院外,柠檬树、杨梅树与缤纷鲜花将小院团团簇拥;院内,刚出炉的面包香气混着醇厚咖啡味漫溢,燃起的炉火更是把温暖揉进了每一个角落。

谈及“好好小院”的名字,负责人赵晟竣的解读满是温情:“取名‘好好’,就是希望我的家人、朋友,还有每一位来这儿享受生活的顾客,都能身体好好,心情也好好,所有事情都好好。”这份质朴的心愿,让小院成了承载希冀与美好的“疗愈空间”。而这间小院的诞生,更是一位游子对乡愁的温柔回应。此前,赵晟竣曾辗转深圳、新西兰、新加坡等地打拼,脚步越远,心底对家乡的眷恋越浓。直到邂逅成都盛行的“小院文化”,那份藏在烟火气里的松弛感击中了他,也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到家乡,亲手打造一家能让大家卸下疲惫、安心休憩的小院。

好好小院的落地,不仅是一次个人创业,更是对乡村闲置资源的精准唤醒,为香烟寺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小院主体由村内闲置农房改造升级,在保留乡村原有建筑肌理与烟火气息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活功能。而小院旁原本沉寂的池塘,也借由此次建设重新焕发生机,投放的锦鲤在水中自在游弋,增添了几分灵动意趣,让闲置空间变成了乡村新景致。正如被小红书推介吸引而来的顾客杨女士所说:“我太喜欢这种小院了,整体风格舒服又不刻意,尤其是在下着小雨的秋天,坐在炉边喝杯咖啡,惬意得能让人忘掉所有烦心事。”

更可贵的是,“好好小院”用实实在在的效益,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自10月1日正式营业以来,小院持续保持高人气,二十天里每日客源不断,总营业额已达5万元左右,国庆期间人流量更突破六百人次,这份旺盛的烟火气,不仅证明了“好好生活”理念对人们的吸引力,更让乡村看到了“盘活资源就能创造价值”的可能。而对村民而言,小院更是一座“家门口的就业桥”。针对村内全职母亲、年长村民等群体的就业需求,小院提供灵活适配的岗位,让大家既能兼顾家庭,又能靠双手获得稳定收入。“以前在村里没事做,总觉得日子空落落的,现在来这儿上班,每天和面包香、咖啡香打交道,既能照顾家里,还能赚工资,心里特别踏实。”香烟寺村村民黄大凤的话,道出了许多从业者的真切感受。

二十天的营业,对赵晟竣而言是摸索,更是坚定初心的过程。游客们体验后真诚提出的建议、龙泉镇政府主动引荐的专业人士、政策宣讲带来的知识普及,都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也让他对小院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现在我们主要提供面包、咖啡这类简餐,接下来会继续打磨餐饮品类,还计划在小院另一边打造手工区,让小朋友能体验陶艺、扎染等手工,让小院的业态更丰富。”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赵晟竣的目光不止于经营好一家小院。他更希望好好小院能成为一个鲜活的样本,证明青年返乡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以创新思维激活乡村资源、带动乡村产业,从一家小院的烟火气,延伸到乡村餐饮、休闲游玩、手工体验的全产业链发展,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潜力,吸引更多归雁回到家乡,共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记者:薛丹 杨帆 一审:谭羽利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