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行动不便的他,当初为何要选择当销售员?

2024-03-13 10:50  编辑:夷陵融媒体

2024年宜昌市残疾人“奋斗之星”候选人事迹展播(二)

走路一高一低,是儿时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的肢体残疾。

办事雷厉风行,是后天不断拼搏奋斗磨炼出的坚韧品质。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愿为他人撑伞”,30年来,文军通过自身的不懈打拼,不仅超越肢体障碍成长为一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成为企业其他残疾人员工的“人生灯塔”,照亮着他们的人生道路。

“嗡嗡嗡……”缝纫机缝线的声音此起彼伏。位于夷陵区的宜昌申昌服饰服装加工车间内正在紧张地进行生产。一件件销往美国的“LEVIS(李维斯)”牛仔服饰从这里走下生产线。

2023年,工厂被“李维斯”品牌选为定点生产厂,当年就为“李维斯”生产订单超百万件。

“我们85%的订单是外贸,生产的李维斯品牌销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还有自己的申昌品牌和团队服装订制等产品,我们还是湖北省知名品牌。”文军自豪地介绍。

对每一道工序都烂熟于心,这都是源于他35年来摸爬滚打过的每一个岗位。

1989年,20岁的文军进厂,开始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生活态度,一路从工人干到班组长、销售经理、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等职位。

如今,作为企业两位副总之一,文军要参与管理后勤、安全生产、工会等工作,管理着大几百号人,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文军进厂的第一份工作是缝纫工,因为动作慢影响了进度,导致其他工人的不满和轻视。

“我当时的想法是你们看不起我,我就要做给你们看,我还要做得比你们好。”文军说。

白天做不完就晚上做,日夜加班,从材料领片到做好1件成品衣服,再到后来单人单天可以生产12件成品衣服,文军慢慢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车间的师傅们都对他刮目相看,文军也在厂里站稳了脚跟。

身残志坚,文军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不满足于一手裁缝手艺。在上世纪90年代,行动不便的文军主动申请调往销售部门开始跑市场。

“为了衣服贴服好看,我经常抱着穿着服装的人形模特跑市场。我骑自行车给商场、供销社送过货,我乘火车上陕西、下湖南,在火车上一站就是一整夜。”文军吃了不少苦头,但带出去的货换回来一批又一批的订单。他笑着告诉记者:“虽然苦一点,但是我愿意。”

也正是他在各个岗位上,干就要干到最好,为他后续走上管理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申昌服饰,一名年轻工人正在埋头工作。

文军轻轻拍了拍他,他抬起头给了大家一个甜甜的笑脸。

这位小伙子是一名听力残疾人,像这位小伙子一样在这家企业就职的残疾人还有50多人,文军承担起照顾、指导、疏导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文军因为自身的经历也甘愿为这个群体撑起一把伞。

“我经常鼓励他们,希望他们通过我这个例子看到方向。”文军说。

作为夷陵区集中安残企业,他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残疾人员工争取岗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为企业生产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

文军说:“能多让一个残疾人稳定就业,解决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背后的一个家庭和一个群体的难题。”

为了给夷陵区城乡残疾人之家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他将服装“剪线头”工作交给了残疾人之家来代工,给残疾人之家的服务对象一个可以就近就业的机会,可为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

从车间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的副总,文军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正含意,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撸起袖子带头干,携手残疾人朋友点亮人生的梦想!

(来源:白龙岗纪事 责编:张玉婷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