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在夷陵区分乡镇南垭村,“小田改大田”后的稻田全部实现了插秧机械化。一台插秧机一天可插秧40余亩,速度是人工的几十倍,这是土地流转后迎来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水稻秧苗被整齐地插在泥土中,水田也披上了一件件“绿衣”。“高标准农田最大的好处是路和沟渠都打通了,过去小田的土地利用率低,耕作全靠人工,产出低。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年纪大的有心无力。如今小田改大田,机械化作业更集约化,高标准、高效率。”南垭村党支部书记杨倩说。
近年来,夷陵区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的建设,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高质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通讯员:望作信 黎开燕 编审: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