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区卫健局组织夷陵区医共体成员单位在雾渡河开展了胸痛车祸患者院前院内救治拉练活动。此次拉练模拟真实场景,覆盖院前急救、院内救治、规范溶栓、快速转运、心电影像中心线上会诊指导等多个环节,全面检验了医共体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体系建设成果。
“患者”突发胸痛,急救体系迅速响应
上午8时54分,模拟演练正式开始。夷陵区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在雾渡河高速公路与省级公路交汇口,中石化加油站门口发生交通事故,2人从摩托车上摔倒受伤,需要急救。接警后,急救中心调度员询问相关信息后,就近调派雾渡河急救站出诊。急救站快速响应,迅速到达现场,出车准备用时仅26秒,院前急救响应时长4分23秒。
医共体紧密协作,成功救治胸痛“患者”
到达现场后,医生快速细致检伤,结合病史描述,判断男性胸痛患者疑似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同时将患者信息实时传输至医共体胸痛中心微信群,得到心血管专家线上救治指导。另一名女性患者考虑右小腿骨折,现场给予夹板固定。救护车将2名患者就近转运至雾渡河镇中心卫生院走绿色通道,完善进一步检查,最后成功溶栓,安全转运到上级医院。
以练促改,提升急救服务能力
拉练结束后,区卫健局组织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拉练点评,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区卫健局副局长谭家龙强调,急诊急救水平反映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与急救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完善胸痛中心建设,优化急救流程,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水平,打造“呼入即定位,呼救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急救模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此次胸痛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拉练,是夷陵区医共体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一次成功实践。 通过此次拉练,进一步强化了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急救意识,提高了协同救治能力,为构建覆盖全区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唐荣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