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日,夷陵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深入下堡坪乡开展天麻产业专题调研与赋能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校地协同等精准服务,为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活动既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践行“监管+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更是政企校联动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探索。
政策导航:三维赋能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合规是底线,标准是根基,加工是出路。”在天麻产业专题培训会上,夷陵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孙少华的专题辅导直指产业发展核心。针对山区农户普遍困惑的“初级农产品与预包装食品边界模糊”问题,他系统解析监管差异,结合宜昌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2345”管理模式(1个公示牌亮明信息、2证齐全保障合规、3区分离与3防到位强化安全、4本台账规范流程、5项制度固化管理),为天麻小微企业和小作坊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操作规范。
“以前总怕踩政策红线,现在知道哪些能做、怎么做,心里踏实多了!”参训的天麻生产经营户邹学成的感慨,道出了50余名从业者的心声。
科技赋能:校地联动开辟产业升级新路径
“天麻产业要破局、想升级,要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孙少华在调研中提出三大转型方向,为产业升级画出清晰蓝图:聚焦即食预包装食品开发,满足快消市场需求;研发天麻益生菌功能饮品,抢占健康消费风口;拓展天麻提取物在药妆原料领域的应用,延伸产业链价值。
更关键的是,当地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达成校地合作意向——高校专家团队将全程参与产品研发,从工艺优化到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药食同源’是国家鼓励的产业方向,加上宜昌天麻的地理标志保护优势,精深加工大有可为。”尤娟副教授的分析,让当地企业看到了产业跃升的希望。
惠民兴乡:全链条发力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天麻不是‘神药’,但对症食用确有保健功效。”在“科学养生与药食同源”科普宣讲现场,高校团队用通俗语言拆解养生误区,结合体质特征讲解天麻药用价值,既提升了从业者对天麻价值的认知,更为产品市场推广奠定了消费认知基础。
调研组还深入天麻产业园,实地考察菌种培育、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环节,在特色产业展厅点赞天麻之乡文旅融合模式,并借鉴当地茶叶加工企业的标准化经验,为天麻产业提出“标准引领+品牌培育”的发展建议。从政策解读到技术攻关,从市场教育到模式创新,全链条的精准服务正在让“小天麻”逐步成长为“大产业”。
此次夷陵区市场监管局联动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实践,正是基层践行“监管服务并重”理念的缩影。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天麻产业规范发展、提质增效,不仅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兴乡的支柱,更探索出一条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全国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实践。
(通讯员:邹维 刘子毓 责编:陈铭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