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牛坪村,秋色浸染,天高云淡。在这丰收与静美交织的季节里,一群活跃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的青春身影,为这个传统村落注入了蓬勃朝气。近日,来自2025年第二期青干班的学员们深入黄花镇牛坪村,开展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为内容的“四同”教育活动。其间,学员们积极响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号召,以“美化家园齐动手,村容旧貌换新颜”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村庄清洁行动,用汗水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聚焦难点:道路沿线“清障”显担当
村庄主干道及沿线是村庄的“门面”,但也容易成为杂草丛生、影响观瞻和通行的卫生死角。青干班学员们拿起镰刀、铁锹,化身“清障先锋”,分成若干小组,对重点路段的杂草、枯枝、碎石进行了集中清理。
现场,学员们干劲十足,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用镰刀割除蔓延至路边的深草,有的用铁锹清理顽固的灌木根茎,有的则将割下的杂草归拢、清运。汗水很快浸湿了衣背,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只有扫帚擦地的“沙沙”声,以及队员们相互鼓励、协作配合的欢声笑语。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原本被杂草侵占、略显狭窄的道路变得宽阔整洁,视线豁然开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点赞:“这些年轻干部,干活真扎实!路清爽了,我们走着也舒心!”
精耕细作:房前屋后“整理”见实效
改善村容村貌,不仅要清理“大动脉”,也要疏通“毛细血管”。学员们将目光投向村民的房前屋后,这里堆放的柴草、闲置的农具、散落的杂物,既是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也潜藏着安全隐患。
学员们耐心与村民沟通,说明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在征得同意后,开始动手帮助整理。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柴草堆放整齐,捆扎牢固;将散乱的农具归类存放,方便取用;把废弃不用的砖瓦、木板等杂物清理运走。在整理过程中,学员们还主动向村民宣传“门前三包”责任,引导大家养成爱护环境、保持整洁的良好习惯。看着原本杂乱无章的角落变得井井有条,村民罗大爷感慨道:“没想到这些小年轻这么细心,帮我收拾得这么利索,看着心里都亮堂了!”
淬炼初心:实干担当“赋能”青春
此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是青干班学员“四同”教育的一堂生动实践课,更是对青年干部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的一次深刻检验。在劳动中,学员们真正沉下身子、走近群众,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具体与艰辛,也感受到了为民服务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他们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民情,用辛勤付出的汗水浇灌民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
一位学员在劳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用汗水浇灌美丽乡村,用实干诠释青春担当。这次经历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对土地的深情、对群众的热忱。”
美化的是家园,凝聚的是民心,彰显的是担当。青干班学员们用双手拂去尘埃,让村容村貌焕发新颜,更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播撒下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种子,为牛坪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通讯员:黄璐 责编:陈铭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