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调研组赴宜昌市夷陵区,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对夷陵区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主体培育提质:数量质量双升筑牢发展根基
调研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夷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底农民合作社总数将达1550家,家庭农场达750家。更值得关注的是发展质量的跃升:自2021年起,该区累计已有60家次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其中2022-2024年连续三年保持16家入选的佳绩,入选比例居全国县市区前列。
服务创新破题:体系构建打通赋能“最后一公里”
在“区级一会一站两中心+乡镇分会”的组织架构图前,调研组详细询问夷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运行机制。作为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该联合会构建了独特的服务生态——辅导员工作站提供专业指导,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整合资源,财务服务中心规范管理,形成覆盖全产业、全区域的服务网络。
经验传承发展:夷陵模式迈向可复制可推广
针对“十五五”期间发展规划,夷陵区提出将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强能行动,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财务监督,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链条延伸。对此,调研组指出,夷陵区在组织建设、产业融合、利益联结等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应进一步梳理提炼成功模式,为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夷陵经验”。
农业农村部调研组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夷陵区通过“主体培育+体系赋能+典型引领”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其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推广。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蔡晖处长表示,希望夷陵区持续深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领域,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树立标杆、贡献力量。
(通讯员:冉帅 责编:卢薇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