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龙镇小学:文明润心 文化育人

2025-01-07 16:03  编辑:夷陵融媒体

巍巍的龙凤山脚下,美丽的柏临河畔,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教育之星——夷陵区龙镇中心小学。学校因“龙”而得名,当地亦有龙镇、龙泉,青龙等许多以“龙”命名的村舍,百亿强企稻花香集团,更是因“龙”而兴。独特的龙文化资源,造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龙镇小学挖掘蕴含于生活中的“龙文化”,以“文化立校,特色育人”为宗旨,有步骤实施精品文化工程,文明润心、文化育人,为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乐园,为教师铸就阳光幸福的人生。

文化实践浸润学生心田

龙镇中心小学秉承“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赋能”的办学理念,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组建了“龙娃”书法、“龙娃”绘画等12个社团,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该校形成了以“龙文化”为载体的校本课程系列,包括教本、实施方案、学生社团活动方案,形成了校外专家组团、校级组团、班级组团的三级社团体系,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龙文化”活动。

学校致力于打造“龙的传人—五星龙娃”德育品牌,擦亮龙特色校本课程名片。以“跳龙绳”“舞龙狮”“唱龙歌” “学龙文”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倡导广大师生“弘扬腾龙精神,争做祖国栋梁”。实现了师生评价方式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工作过程效果提升、精细管理亮点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生态文明融入教育管理之中

龙镇小学坚持把环境育人渗透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全力“根植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成立文明校园工作专班,形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文明校园”网络格局。制定了环境教育发展长远规划机制,有步骤地实施生态绿色校园工程,为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乐园,为教师铸就阳光幸福的人生。

学校把生态文明搬进课堂、搬进家庭,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教育学生从不浪费一粒饭、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做起,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一种好习惯;教育学生发现一片纸屑就弯腰,见到门窗有灰尘就擦洗,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一种好行为;让学生自己动手办手抄报,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一种健康生活新风尚。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校安排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凭借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践行“六好”标准于文明新风之中

领导班子好。学校倡导“我当标杆向我看齐”,班子成员注重发挥“头雁效应”,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形成一种蓬勃向上、务实、雷厉风行的团队作风。学校定期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为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设置了校长信箱、师德监督电话,倾听家长呼声,有效促进家校互动,解决家长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上新台阶。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了主体责任清单并进行了公示,开展党员文明实践、垃圾分类践诺活动。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三会一课”,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

思想道德好。学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立德树人目标,要求人人不断学习,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课堂、课外实践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学生到校外,到“童梦小镇”、当阳、远安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放松心情,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中,学校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带进课堂,开展了以“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活动,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将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活动阵地好。龙镇小学秉承让环境说话、让墙壁说话的理念,加强校园活动阵地建设。统筹设计校园板报、橱窗、廊道墙报、悦读书吧等,内容丰富,格调雅致,富有感染性和教育性。各班按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布置,彰显班级特色。学校集中开展少先队活动,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引导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感恩。积极开展市级德育品牌“我学讲卫生我健康成长”进行“五会”养成教育,促使学生行为端正、习惯规范、阳光心态、健康人格、校风纯正的良好局面。

教师队伍好。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塑造“敬业、爱生、博学、创新”的教师形象。老师们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小组,坚持开展业务学习,不定期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学校实行师德目标量化考核,开展“师德标兵”“师德模范”的评选表扬活动。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竞赛活动,推行教师分高、低学段教学小循环制度,重点抓好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

校园文化好。学校不断丰富了以“腾龙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显性文化与环境布置相得益彰。学校制度等隐性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校行为文化突出全程、全员、全面的“三全”原则,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校风、教风、学风。

校园环境好。学校进行了校前区改造、校园绿化、功能用房、活动区域的调整与完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错落有致,校园书声琅琅,鸟语花香。学校在全面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以环境为依托,增加学生生命交通安全课程、劳动实践课程教育。该校精心打造少年宫功能室,加强校园综合治理与职能部门有机协调,有效维护了良好校园周边环境。

寓文化教育融入节日活动之中

学校充分以世界地球日、环保日、“六一”儿童节、植树节、学雷锋月等节日为契机,借助升旗仪式、专刊橱窗、手抄报等平台,常年开展以“美化校园,人人有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围绕“腾龙文化,绿色环保”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每年3月,学校政教处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以“学雷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少先队员们走出校园,到龙泉十字街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劝导活动。环保日,学校少先队组织学生开展以“呵护蓝天碧水在行动”“大手拉小手,环保一起走”等活动,动员广大少年开展“保护母亲河”——柏临河志愿服务活动,孩子们躬身力行,投身到生态环保中来,让青山常绿,碧水畅流,共建美好幸福的家乡。

学校倡导弯腰也是一种美,共创绿色校园,让学生关注校园、关注社会、关注大自然。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爱护一草一木,认识到绿色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珍惜资源,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从小增强孩子们热爱地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环境意识。

校园里,翠叶环绕楼舍,绿树和华灯相伴,樟树挺拔,丹桂飘香,名花异草,人文景观,编织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浓厚的地方特色,既凸显园林校园、人文校园、现代校园的品位,又彰显龙镇小学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龙精神底蕴,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如今学校实现了春有花、夏成荫、秋飘香、冬见绿、四季常青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生态得到了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校园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学习生活环境更为和谐。

(通讯员:曹文乾 卢启贵 责编:李红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