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大学生支教力量在教育帮扶中的积极作用,近期,文华学院山音支教队在三斗坪镇园艺村开展了支教家访专项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家校联动,精准掌握乡村学生成长需求,有效推动了教育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教队员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山音支教队仍分为两个小组深入家庭内部,详细记录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经济来源等基本信息,重点关注学生课后学习环境、家长教育理念及实际困难。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走访,支教队员们发现小陵同学的家庭情况尤为令人揪心。该生家庭结构特殊,父母离异后,父亲长期在外务工,日常生活仅靠年近七旬的祖父照料。家庭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祖父每月的退休金维持。针对这一情况,支教队不仅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生活物资“爱心礼包”,更制定了包括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政策对接等在内的个性化帮扶方案。
类似的情况在走访中并不鲜见。在家访中,第二组支教队员们遇到一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学生,家中仅由年迈的奶奶照料。老人尽力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却难以走进他的内心。孩子性格内向,许多心事无人倾诉。为此,支教队不仅送去了生活物资,更通过定期谈心、辅导功课、搭建亲子联络等方式,给予他温暖陪伴。看到孩子渐渐敞开心扉,队员们深感欣慰。
这些亲身经历让支教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走进留守儿童的家,才真正懂得他们沉默背后的孤独。年迈的祖辈虽然尽力照顾生活,却填不满孩子心里的空缺。队员们带去的不只是物资,更想成为一束光——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懂得。
正是通过这次家访,支教队的全体成员重新定义了“教师”二字的分量。他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不是冰冷的分数堆砌,而是用真心换真心的温暖奔赴。未来的日子里,支教队全体成员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叩响一扇扇家门,走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家校共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同时,他们也将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用爱与陪伴点亮他们的童年。
(通讯员:蔡文婧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