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5天变身急救小英雄!夷陵这群娃解锁的“保命绝招”太硬核

2025-07-25 16:16  编辑:夷陵融媒体

当结营证书递到孩子们手中时,为期5天的夷陵区红十字会2025年“急救先锋官”公益夏令营画上了圆满句号。这群平均年龄仅10岁的“小先锋”们,不仅带着满满的急救技能满载而归,更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种子深深埋进了心里。这场让家长们纷纷点赞的“暑期保命课”,究竟藏着哪些硬核亮点?

第一天:红十字精神种下博爱奉献种子。“原来身边藏着这么多默默奉献的英雄!”在夷陵区红十字之家,孩子们盯着墙上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眼睛发亮。通过探访红十字之家的荣誉墙、聆听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真实故事“三救三献”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一个个冒着热气的生命故事。当看到身边的志愿者叔叔阿姨分享如何用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时,孩子们攥紧了拳头:“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第二天:在“灾难现场”闯关的安全小卫士。“浓烟里要低姿捂口鼻!”“地震时先躲桌底再撤离!”在夷陵区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尖叫声与指令声此起彼伏。孩子们钻进模拟地震屋感受地面剧烈晃动,在烟雾通道里摸索逃生路线,还化身“交通指挥官”用手势指挥虚拟车流。实景体验让课本上的安全知识活了过来,有个男孩骄傲地说:“现在我敢教爸爸妈妈怎么在火灾里逃生了!”

第三天:化身“急救小医生”实操救命技能。“左手扶头,右手冲击肚脐上方!”在创伤急救课堂上,孩子们对着模拟假人反复练习海姆立克法。当AED的电极片贴上“患者”胸口,随着“滴——滴——”声按下放电按钮时,孩子们的小脸写满了专注。烧烫伤演练中,有人急中生智用冷水冲洗“伤口”,有人准确找出急救包中的无菌纱布,实操课堂变成了紧张又刺激的“生命保卫战”。

第四天:水域战场的“救生发明家”。“塑料瓶绑在身上也能当救生衣?”当老师拿出空饮料瓶和绳子时,孩子们炸开了锅。在防溺水课堂上,这群小机灵鬼不仅学会了溺水时的“水母漂”自救法,还组队用垃圾袋、泡沫板制作出创意漂浮包。情景剧《他人落水怎么办》里,有孩子冷静地喊“找竹竿!”有孩子模拟拨打120,逼真的表演让围观的同学和老师连连鼓掌。

第五天:从技能到智慧的“实战大考”。最后一天的“突发事件处理赛”堪称高能现场。面对“地震被困”场景,有小组设计出“敲击求救+保护头部”方案;遇到“有人中暑”,孩子们立刻打出“移到阴凉处+补水降温”的组合拳。一张张色彩鲜艳的总结海报上,稚嫩的笔触画着AED的使用步骤、交通信号灯的含义,这是他们用画笔编织的安全防护网。

结营仪式上,捧着“优秀先锋官”奖状的孩子们笑靥如花。这场夏令营就像一把钥匙,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生命安全的大门,更让他们懂得,在危难时刻,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光。据悉,第二期“急救先锋官”招募即将启动,下一批小英雄,会是你家娃吗?

(通讯员:张清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