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乘着歌声的翅膀 播撒美妙的音符——记夷陵区龙泉镇龙镇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优秀教师杜青

2024-01-12 15:18  编辑:夷陵融媒体


她的微笑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她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吹进每个孩子的梦想;她的青春如同一颗初绽的花苞,散发着芬芳的气息。她以真诚、执着、热情,诠释着“园丁”的真谛。为了让孩子们在音乐成长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她用那甜美的歌声,播撒最美的音符,她就是夷陵区龙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资助员、音乐老师杜青。

踏浪六载 知行合一

2018年,她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无尽的爱,欣然踏入了龙镇小学这片充满挑战的热土,担任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能把奉献默默歌唱,能把育人默默谱曲,能把时代默默礼赞,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从教6年来,她一直驻守在教学一线,担任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兼任少先队辅导员、资助员等工作。她如一株茁壮的禾苗,不断吸取知识的雨露。她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她都不会放过,总是认真学习、总结、反思,并将自己所学到的教学先进理念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她不停地摸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她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个展示的舞台,奏一奏、唱一唱、动一动、演一演,让孩子们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走入她所教的班级,学生们是这样介绍她的:“杜老师教我们制作音乐中的打击乐器响板好有趣啊”;“杜老师唱歌真好听”,“杜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许多不同类别的好书,给我们讲很多不知道的道理”。在她负责指导的龙鼓社团里,每一个孩子阳光自信,努力向上,孩子们喜欢她:“杜老师教我们打龙骨鼓,还带着我们玩游戏,亲手做的手工送给我们当奖品,我都好喜欢”。她所带社团多次在区、校展演。她深信,在孩子们心灵中注入情感,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诗意、灵动。

在学生眼中,亦师亦友,相伴而行。杜青老师所在的龙镇小学,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学生多,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尤其是体育、美术、音乐等专业专职学科教师少。因此杜老师带的班级比较多,最多的时候带12个班,因为给学生示范唱法太频繁,嗓子经常沙哑到难以说话,但她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


音律之旅 心行同舟

音乐,对于大部分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空白的,杜老师就想着如何在一张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音符。怎样把音乐知识变得简单有趣些?怎样使音乐课变得活泼生动些?怎样用音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这方音乐的小天地里,她和孩子们一起歌唱,一起舞蹈,每一次总是用自己的激情,引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美的旋律中快乐成长。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杜老师打磨出了活泼灵动、扎实流畅的教学风格,她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省教育部精品课一等奖、区优质课一等奖等诸多课堂教学比赛荣誉。

她认为,课堂是教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的主战场,是学生茁壮成长、快乐体验的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几十分钟充满活力、信息丰富、形式多样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总是投入很多的精力进行备课和设计,以确保以音乐学科的独特方式来进行教学。她坚持将审美教育作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努力通过音乐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甚至在一定的基础上创造音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她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巧妙运用趣味教学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有时杜老师会运用谜语、音乐故事等手法贯穿整个课堂;有时通过故事情节贯穿课程,有时通过音乐游戏解决乐理教学的枯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们在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自觉地动脑、倾听、表达、动手,而兴趣则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她的亲和力就像一阵温暖的风,轻轻引领着学生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她的教学方式充满着趣味和吸引力,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愉悦,同时又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音乐表达方式。


用心呵护 用爱守候

2022年秋,杜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所在的班上有一个叫小东的同学,他父母离异,爸爸在外地做生意,他的生活和学习就全落在年过六旬的爷爷和奶奶的身上。也许是因为爸妈离异,小东的性格变得异常孤僻,在班上也不很少与同学玩耍、交流。上课上更是一声不吭,班上有个别学生歧视他。杜老师多次找小东谈心,鼓励他树立自信,大胆与同学交流,可是没有效果。

后来,杜老师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策略后,从中学习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对症下药帮小东克服了许多心理问题。孩子孤僻的性格,是因为缺少父母的亲情呵护,杜老师就分别跟小东的父母沟通,让他们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多给孩子温暖,让他知道父母是挂念他的。小东不与班级学生主动交流,杜老师就让班上的孩子找他玩,在学习和生活上主动去帮助小东,让他生活在班级浓浓的亲情氛围中。

从那以后,小东的性格渐渐开朗起来,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中来。小东有了自信,杜老师就趁热打铁,让他担任学习小组长,这样就有机会,能够与更多学科老师接触。在之后的学习时间里,小东的学习兴趣渐浓,学习成绩也随之稳步上升。也许,这就是母爱的力量吧。

杜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每天总是早早起床,早早地走进教室,辅导学生早读,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及时提醒。学生的冷暖和动向随时了解于心,并用笔记下来。家长感激,学生感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诠释了一个师者的崇高情怀。从教以来,杜老师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通讯员:曹文乾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