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传真

乐天溪镇:共治联调巧破“陈年旧账” 十年心结终化解

2025-06-27 15:47  编辑:夷陵融媒体

一张张泛黄的欠条,承载着跨越十年的土地租金纠纷。一方是经营遇困的租赁者,一方是坚持索偿的四户村民。近日,乐天溪共治联调中心以“法理情”相融的智慧调解,成功为这起沉积多年的群体性矛盾纠纷画上圆满句号,不仅清晰锁定了65572.6元欠款及分期偿还方案,更前瞻性地建立了土地续用规则,为基层矛盾化解提供了生动范本。

时间回溯到2014年,被申请人宋某某在乐天溪镇石洞坪村租赁了邓某某、刘某某、屈某某的河边荒地修建鱼池,并租用马某某的坡地茶园作为砂石堆场。然而,当初协商好的用地租金、青苗补偿及人工工资,却因种种原因被长期拖欠,成为村民心中挥之不去的“疙瘩”。2025年6月6日,面对这起涉及人数多、时间跨度长(超10年)、欠款数额较大的复杂群体纠纷,邓某某等四人向乐天溪共治联调中心正式提出调解申请。

摆在调处中心调解团队面前的,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本掺杂着邻里关系与人情世故的“旧账”。如何破局?乐天溪共治联调中心展现了“共治联调”的专业与温度。

以“法”为基,厘清事实定纷争。调解中,主持人引导双方抽丝剥茧,共同梳理纠纷源头和核心事实。中心法律顾问周昌兴律师,现场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相关条文,对当事人提供的原始欠条进行权威解读和效力分析,逐一解答各方疑惑,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显著降低调解难度,为后续协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情”为桥,唤醒乡情解心结。调解团队敏锐捕捉到纠纷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关系这一关键点,巧妙引导大家共同回忆宋某某过去多年为乡邻所做的诸多好事与帮扶之举。这些温暖的往事,像一把把钥匙,逐渐融化了因欠款累积的坚冰。申请人邓某某等人深受触动,表示理解宋某某当前经营的实际困难,愿意在合理范围内协商解决,调解氛围从对抗转向理解与合作。

以“智”为谋,精准方案谋长远。在法理清晰、情感回暖的基础上,调解团队精准发力,推动双方达成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是精准确定金额。清晰锁定宋某某拖欠邓某某、马某某、刘某某、屈某某的欠款分别为47,633.6元、8,000元、6,939元、3,000元,总计人民币65,572.6元。二是分期纾困固定计划。充分考虑宋某某的支付能力,双方同意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宋某某以分期付款方式向四位申请人结清全部欠款,缓解其短期压力,保障村民权益最终实现。三是规则前置防止引发后续纠纷。为防范后续出现纠纷隐患,调解员对纠纷土地的未来使用作出约定,若宋某某今后仍需继续使用该土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重新签订书面协议,双方依法依规守信履诺,从源头上杜绝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乐天溪共治联调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普遍性问题:熟人社会里,重人情轻契约、忽视书面证据(合同、欠条)的保存,往往为日后维权埋下隐患,其根源在于法律意识的淡薄。“这个案例再次敲响警钟,口头约定易随风散,白纸黑字才是‘护身符’。”中心负责人表示,它昭示着全民普法工作任重道远。

下一步,乐天溪镇及各村将持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提升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倡导契约精神,引导群众在各类经济往来中规范建立并妥善保存书面凭证,让法治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坚固的盾牌。

(通讯员:陈立扬 孙玉琼 责编:陈铭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