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招引人才+服务创新 为夷陵科创事业提供智力支撑

2025-08-13 19:13  编辑:夷陵融媒体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自夷陵区提出奋力冲刺“双千亿”、争创全国“百强区”的目标以来,夷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始终将人才工作视为头等大事,通过柔性引才、倡导学术交流、举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方面助力科技事业发展。

简便申报程序,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科创平台,推出《夷陵区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引》,让申报程序“化繁为简”;争取资助政策,借夷陵人才发展新十条契机,让市区政策叠加资助新建立院士工作站70万元、专家工作站30万元。加强储备,指导“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新建立三峡畜牧院士工作站,以及宜美特全息、清溪沟贡茶、仟红农业、中科天麻、犁沣农业、平村众赢药业、银罡桑蚕、中威智能、鑫森生物、百里荒牧业公司和地质七队等11个专家工作站,年内可获批再建立2家,搭建起产学研合作新平台。近些年来,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3支,科技人员113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创新智力。1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共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7项,申请发明专利48件,发表论文及著作37篇(部),培养企业创新人才32名。

引导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推荐学术论文参加第三届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14个一等奖、33个二等奖、39个三等奖,以及“我为宜昌建言献策”活动三等奖1个;建立起优秀科技人才信息库,对接全区科创主体,按照学历、职称、专业、所获荣誉等维度建立起链接849人的科技人才信息库;引导学术交流,湖北省基层农技协组织提能培训、第二届世界茶叶质量安全与美好生活高峰论坛、2024年湖北省水果(柑橘、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交流、振兴三峡茶产业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夷举办;引导人才成长,推荐6名青年科技人才担任“科创湖北”联络员,推荐了数名“乡土人才”和“创新达人”,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蔡学敏、胡捷、肖宁、查宇等12名科技人才在全区人才活动中作典型发言;引导科技工作者在参政议政中建言献策,向区委呈报2篇调研报告,刘超华的白蚁防治建议获区领导批示并转化为工作安排。

连续五年联合评选出4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20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举荐谭世荣、谢合平、颜家娥、陈新峤获中科协荣誉,谢合平、聂红丽、何宏伟、唐颖、赵祥波、孙毅、谭雪梅、胡兆艳获省科协荣誉;刘祖锋等30人获市科协荣誉。并培养出颜家娥、郭芷均、谢合平、望作信、陈新峤等具有号召力的科技“网红”,让夷陵3.7万名科技工作者增强身份认同感。

针对猕猴桃数十年因根腐病造成的产业困境,引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院岗位科学家钟彩虹团队,利用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正试验培育新品种以解决这一“树体癌症”;针对生姜品种退化问题,引进长江大学教授、岗位科学家刘奕清,培育出优质多抗生姜新品种“荆姜1号”;沈其荣院士指导宜施壮公司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并研发出5种有机类肥料并转化为产品;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梅书棋指导致清和公司培育的“夷陵绵羊”新品种母羊繁殖率提升至275%;武汉大学教授桂成群指导宜美特公司研发出高清投影幕布即将产品化。其中宜施壮有机肥、宜美特全彩投影幕布、梨沣无菌种姜等关键技术卓有突破,仟红农业公司收集柑橘品种92个,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全省首家非公企业柑橘种质资源库,中科天麻收集形成全球基因型最丰富的猕猴桃种质圃,清溪沟贡茶荣获AVPA世界之茶国际比赛银奖。

科技创新浪潮奔涌,夷陵大地硕果盈枝。站在冲刺“双千亿”、奋进“百强区”的历史新起点,夷陵区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以人才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广袤的科技田野上精耕细作。

(通讯员:唐瑞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