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清晨,下堡坪乡十八湾村的试验田里已是一派忙碌。电锯轰鸣声打破大山的宁静,卷尺、木柴、记录表整齐列阵,一场关乎“山湾瑰宝”未来的良种选育试验在此悄然启动。
此次实验由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天麻专家王绍柏联合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股共同实施,旨在因地制宜选育适应本地气候的高产优质天麻品种,为夷陵区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木柴统一采用花栗木,每块试验小区木柴粗细、重量必须一致,场地、菌种、时间全部要对标对齐,任何差异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科学性。”王绍柏教授蹲下身,用卷尺精准测量每块试验小区的长宽,强调各环节不容马虎。
据悉,天麻为夷陵区中药材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值近7亿元,中药材团队长期致力于本地适栽优良品种筛选。本次培柴实验是继6月萌发实验后的又一关键节点。待今冬天麻下种,明秋即可通过产量与品质的双维度比对,锁定最具优势的天麻品种,为种植户和企业送上“精准导航图”,真正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山深处,把致富希望送进千家万户,持续助力夷陵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陶庆堂、周雅倩 责编:卢薇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