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夷陵区黄花镇军田坝村蓝莓基地又添新变化——多个崭新的白色大棚整齐亮相,每个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棚内上千个基质盆密密麻麻排布,万事俱备只等蓝莓移苗定植。

“今年我们湖北民与(农业科技公司)来投资全产业链的深加工项目以后,以后的产品销路就不愁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正在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我们的基地通过扩容建成以后,可以为当地的老百姓和乡村振兴做一些蓝莓这个产业应有的贡献。” 提起建大棚的事,军田坝蓝莓基地负责人曾祥华脸上洋溢着自信。

之所以敢放心扩种,关键是有了“产业靠山”!曾祥华提到的民与农业科技公司,是夷陵区今年从浙江引进的强链补链项目,业务覆盖蓝莓收购、冻果加工、专业仓储与贸易等,直接填补了当地蓝莓产业链末端的空白,让种植户彻底告别“卖果难”的烦恼。

“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5000万元设立了两条生产线,一条是蓝莓的清洗生产线,另一条是我们蓝莓冻果的分选线,两条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6000吨,我们已经可以解决夷陵区宜昌市以及宜昌市周边的蓝莓果销售难的问题。” 湖北民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钱飞介绍了公司在夷的投资规模。
两条生产线的“吸果能力”有多强?今年7月投产以来,每月生产量拉满至600吨以上,仍挡不住客户的井喷式需求。不少外地客商为了优先拿货,主动开出高价,直接推高了蓝莓冻果的市场售价。
“目前我们的蓝莓从收购到我们工厂初加工之后整个产品的增值能够达到30%以上,销售均价(每吨)会超过1.5万元。” 湖北民与农业科技公司副经理刘霄萧对目前的市场价格行情感到满意。

这意味着,农户种的蓝莓经过初加工,每吨能多赚5000多元!高回报让企业投资底气更足,按照规划,一期项目稳定收益后,二期深加工项目也将提上日程。
“我们相信在适时的时间我们会启动蓝莓深加工的生产线,这些深加工生产线包括可以做蓝莓酒、蓝莓干、蓝莓浆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附加值,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湖北民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钱飞透露了公司下一步投资方向。

企业扩大产能,原料需求也会跟着激增。黄花镇顺势而为,计划新建26个标准化蓝莓大棚,把种植面积从200多亩扩至300亩以上,年产量提升到600吨。按照每吨1万多元的收购价格计算,当地农民每年累计收入将突破一千万元。
如今,“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已经成型,让更多农户成功搭上蓝莓产业发展快车,稳稳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周兴程、汪鹏 责编:卢薇 审核:朱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