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信息

国际减灾日丨这些事必须要知道!

2025-10-13 16:48  编辑:夷陵融媒体

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宜昌地处山区丘陵与江河库区交汇地带,自然灾害呈现“种类多、分布广、风险高”特点。这份避灾减灾知识请收好!

山洪

山洪常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是指荒溪或干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因其所流经的沟道陡峻,地质条件复杂,山洪具有历时短、流速快、冲刷力强、挟带泥石多、破坏力强等特点。

预防/预警

(1)危险地,慎建房。在地质基础脆弱的地方,不宜居住和生产。在山洪多发地带建房,应请水文、水利、防汛或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帮助选址。

(2)听预报,看征兆。山洪易发地区降暴雨时,应及时收听、收看天气和水文预报。河道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较快,是山洪暴发的信号。

(3)有险情,发警报。观测到可能发生山洪险情,要立即采取鸣锣、广播、电话等方式报警,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4)查山塘,防水库。降大暴雨时,应加强对山塘、水库的巡查与加固。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转告并组织抢险,迅速转移受威胁人员。

(5)离河沟,勿逗留。大雨来临时,不要在山地、河沟等地方逗留。

应急要点

(1)河水涨,上高处。河、溪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两岸高处撤离。

(2)爬屋顶,抓浮物。住宅被淹时,可爬上屋顶,并及时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地带。

(3)勿侥幸,不恋财。不要因保护个人财产而丧失逃生机会,更不要捞取水中漂浮的财物。

(4)互照应,求救援。同行人员应保持联络,相互照应。若发现有人失踪,应及时向外界求援。

滑坡、崩塌

斜坡上的岩土体受到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等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称为滑坡,俗称“走山”。

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预防/预警

(1)水突变。大滑坡或崩塌发生前,可能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泉水、井水突然干涸,井(或钻孔)内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2)动物惊。可能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安,老鼠乱窜不进洞等现象。

(3)树木枯。可能会出现树木枯萎或歪斜等异常现象。

(4)坡脚凸。滑坡发生时,前沿坡脚处的土体会出现上隆(凸起)的现象。

(5)裂纹现。在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着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态。

(6)裂缝扩。滑坡体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7)岩石裂。大滑坡发生前,会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按压的声音。

(8)岩体塌。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或松动现象。

(9)山势陡。山体坡度大于45度,或山坡呈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形状,以及坡体上有明显的裂缝,都容易形成崩塌。

应急要点

(1)两侧逃。感到地面震动,应以最快速度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很危险。

(2)缓坡停。无法逃离时,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

(3)险地离。不要进入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危险区。滑坡发生时,要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等。

泥石流

泥石流来势凶猛,且常伴随山洪、山体崩塌等,对农田、道路和桥梁破坏性极大,甚至淤埋村庄、城镇。

预防/预警

(1)警惕暴雨。山区发生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2)河水异常。泥石流发生前,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等。

(3)深谷闷响。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4)沟谷昏暗。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应急要点

(1)走高处。泥石流发生后,应立即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同时要注意避开从高处滚落的山石。不可停留在低洼处,更不能往河沟下游走。

(2)离山坡。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3)弃累赘。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4)莫上树。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泥石流可能将树连根拔起。

(来源 :三峡日报 编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