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7日,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对体系29位岗位科学家、34位站长“十四五”聘期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经现场述职、专家评分,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获评优秀等次。
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设立于2007年12月,依托单位为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夷陵区柑橘研究所),主要辐射宜昌市夷陵区、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柑橘主栽品种以温州蜜柑、椪柑为主,辐射区域柑橘面积143.16万亩,占宜昌市柑橘总面积的70%。“十四五”期间,试验站发挥科技“红娘”作用,对接邓秀新院士、程运江首席等25位岗位科学家,围绕品种单一、老橘园改造、采后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开展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科技助力宜昌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选育的“华夷一号”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填补了湖北中熟温州蜜柑品种自主选育空白。在产区主推大分四号、肥之曙、金秋砂糖橘等新品种3个,将宜昌宽皮柑橘由过去集中10-11月上市延长至8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市。
推广轻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5.06万亩,实现了一年建园,二年扩冠,三年亩产过千斤目标。2023年10月14-15日,全国柑橘轻简优质栽培模式暨农机地头展在夷陵区成功举办,该技术模式得到体系专家和业界的认可。大力推广应用“柑橘营养诊断及矫正施肥技术”,按照每株树3公斤柑橘专用肥+3公斤有机肥的标准施用,示范园比对照橘园平均增产14.8%,每亩减少化肥施用180元。累计在示范县应用面积60.8万亩,该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企业改造或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引进4.0版柑橘智能分选线28条,实现了对柑橘鲜果大小、重量、瑕疵、内损、糖度的精细化分选,在产区推广柑橘标准化保鲜冷藏库1.2万立方米,通过新技术应用,节约电费60%,果实腐烂率降至3%,贮藏期限较传统贮藏方式延长2-4个月。参与的“柑橘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通讯员:谢合平、郑文艳 责编:卢薇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