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要闻

磷石膏“变形记”:工业固废的绿色突围之路

2025-11-04 10:32  编辑:夷陵融媒体

在工业生产的链条中,重要化工原料的废料若远超市场需求,便会从“副产品”沦为棘手的“工业固废”。在夷陵区龙泉镇,湖北磷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转变材料性质,让曾令人头疼的磷石膏重获新生,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

113日,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批堆放整齐,等待加工的磷石膏原料。作为磷矿石萃取磷酸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副产物,磷石膏的产出量堪称“惊人”。据统计,每生产1吨磷酸,就会产生3吨~5吨磷石膏。然而长期以来,磷石膏的应用场景极为狭窄,多数用于墙面石膏粉、水泥缓凝剂等单一领域,有限的消耗量与庞大的产出量形成尖锐矛盾,使其成为化工行业环保治理中久攻不下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公司总工程师吕伟给出了答案:“我们的核心是改变磷石膏性质,让它大量替代传统建筑材料,例如建筑工程中所需的大量碎石,以此减少资源开发,同时增加它的使用途径。”这一技术路径并非简单加工,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精密流程。首先,进厂的磷石膏需要通过水洗改性生产线达到无害化标准,其中就包含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从酸性转化为弱碱性这一重要环保措施,消除生态危害,再与辅助胶凝材料制成具有水硬性的超高掺量磷石膏基胶凝材料,再经造粒工艺,将磷石膏由粉状制作成颗粒状,形成了轻集料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可直接替代传统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常规碎石,广泛应用于路基水稳层和混凝土中。

这一转化,直接实现了“一举两得”的双重效益。不仅大幅减少了天然石材的开采量,为保护山体植被、维护生态平衡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同时也以规模化方式消化了磷石膏库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工业固废的处置难题,真正让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实现了协同双赢。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环保材料”的性能不仅不逊色于全部由水泥制成的传统路基稳定材料,甚至在关键指标上实现了超越。据吕伟透露,经过现场专业检测的数据显示,磷石膏轻集料稳定层的抗压强度是传统水泥水稳定层的23倍,弯拉强度是传统水稳层的2倍。

过硬的质量,让这款环保材料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三峡大学大学路及西陵变电站出线通道工程的施工现场,磷石膏轻集料稳定层已成为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建材。公司副总经理姚圣禹介绍:“我们从今年7月份开始为这个项目提供磷石膏轻集料道路水稳层,目前已经供应了3万吨,仅这一项目就消耗了磷石膏1.2万吨,整体工程进度也已完成90%。”

从车间走向工程现场,湖北磷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探索早已不是“单点突破”。自2019年成立至今,公司已累计参与了近百公里道路的建设项目,相关技术应用里程已达两百多公里。公司副总经理何廷阳给出了一组亮眼数据:“截至今年10月份,磷石膏水稳层产品已创造了近10万吨的销售业绩。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突破15万吨。”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廷阳的语气中满是期盼:“以后我们还是会努力把磷石膏水稳层向社会、向各大工地进行推广,让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能够上一个新台阶,为工业固废治理和绿色建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薛丹 周兴程 一审:谭羽利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