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宜昌市三峡低空飞行器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宜昌市夷陵区涡轮涵道电推进动力系统设计开发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夷陵区举行。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庆荣,夷陵区委书记肖鹏飞,区委副书记、区长张锴出席活动。清华大学教授张扬军及清华大学、三峡大学部分专家学者,低空经济领域产业化公司负责人、龙头企业代表及落地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张锴与张扬军教授共同按下启动键,启动项目合作。清华大学钱煜平副研究员介绍了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宜昌市夷陵区涡轮涵道电推进动力系统设计开发合作项目。三峡大学潘礼庆教授介绍了宜昌市三峡低空飞行器研究院筹建工作。
张扬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宜昌的峡江地貌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低空飞行器测试场景优势。当前,宜昌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实现初步探索与应用的落地。此次与夷陵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10千瓦级及未来100千瓦级涡电动力系统,突破高推重比、高效率、低噪声的技术瓶颈,为飞行汽车、载重无人机等产业提供核心动力支撑。通过“联合研发+知识产权共享+产业化公司+资本赋能”的全链条模式,力争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率先破题,打造低空经济领域的“清华方案”与“夷陵标杆”,实现科研优势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丁庆荣代表宜昌市委、市政府对张扬军教授及清华大学专家团队表示欢迎。他指出,发展低空经济是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的重要举措。湖北省出台的《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此次清华大学与夷陵开展合作,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将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希望清华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将更多原创科研成果、高水平研发团队和前瞻性产业项目落地宜昌,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劲支撑。
肖鹏飞在主持时表示,宜昌市三峡低空飞行器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宜昌市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夷陵区将以研究院为平台,整合资源、凝聚智慧,为宜昌市低空飞行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注入强劲动力;将以最优服务、最强保障,为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坚决做到政策护航零时差、服务保障零距离、资源供给零保留,让科研工作者轻装上阵,让创新火种燎原成势,让产业硕果缀满枝头。希望广大企业家、行业精英与夷陵携手,共同开辟低空经济的“夷陵赛道”,为全省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贡献力量,为推动宜昌在支点建设中奋勇争先展现担当。
肖鹏飞指出,此次夷陵区与清华大学深度合作,将直接切入低空经济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奠定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必将为夷陵区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夷陵区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上勇当先锋,为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夷陵力量。
宜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招商局分管负责人,夷陵区领导梅復雄、许祖钢、刘宁、许峰、陈超参加活动。
(记者:陈嵩 彭宇 通讯员:严为 责编:陈铭 一审:望莹 二审:毛蔚 三审: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