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民间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谚语。此时雨水渐丰、气温攀升,正是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连日来,夷陵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开足马力推进水稻机械化插秧,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5月21日,走进分乡镇南垭村水稻种植基地,起秧、运秧、插秧,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村民们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高效完成插秧任务。
村民王华告诉记者,“我今天插秧的田有三亩七分,以前请人工栽,300块钱一亩,栽完要1000多块钱。现在通过机械栽,80块钱一亩,而且节省时间,只要40分钟就栽完了,产量还高一些,一亩田比以往多收一两百斤的稻谷。”
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排排水稻秧苗被整齐地插在泥土中,水田也披上了一件件“绿衣”。南垭村地势平坦、稻田集中。2013年,村委会成立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垭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流转土地进行连片种植,并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小田改大田”。如今,稻田全部实现了水稻种植机耕、机插、机管、机收全程机械化作业。
今年村里培育了2000亩秧苗,预计可满足全村水稻种植需求,秧苗通过统一品种、标准化管理,成活率可达到98%以上,为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南垭村财经委员孙敏介绍,“我们南垭村今年选择的品种是华夏香丝,这个品种抗倒伏,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生物防控、有机种植,这样能提高米的品质,保证粮食安全。”
眼下,夷陵区的水稻插秧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6月中旬完成。
据了解,夷陵区计划在鸦鹊岭、分乡等地打造水稻千亩示范方,通过良种提产、良技提质、良机提效,辐射带动全区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下一步,夷陵区将强化科技支撑,紧盯关键农时,优化技术路径,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记者:薛丹 杨帆 通讯员:刘姝 向汉林 责编:陈铭 审核:朱家梅)